78 ? 078
◎蜂窝煤,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!◎
这是县衙第二次大量招人, 不仅招人,还在招兵!
江县又一次热闹起来。
由于这次招人,大多数要的都是干体力活儿的汉子, 所以家里的婆娘们主动把地里的活儿揽下来,让男人们赶紧抓住机会去应聘。
连修路工人,一个月都给一百八十文嘞!
像是采煤矿,煤球厂工人,以及民兵, 给的只会更多。
家里少了个干活儿的男人,女人和老人们在地里忙活,难免就会觉得吃力。
这么多亩地呢,又是除草,又是打农药, 可不就忙不过来嘛。
但哪怕忙, 大家心里也是美的。
女人们在田埂里一边除草,一边好奇议论, 煤球是啥玩意儿, 县衙为什么突然要在北边山里修路,那地方都没人去,修路干嘛。以及,怎么县太爷突然要开始招民兵啦。
但聊到最后, 话题还是得回到田地里。
有个妇人除草除的头晕眼花, 实在累的不行,明明天气还不到热的时候, 她热的浑身都是汗。最后实在坚持不住了, 她一屁股坐在田地里, 跟旁边干活的女人说道:“哎呦, 累死了,这家里少了个干活儿的人,我还真拿不下来这么多亩地,以后少种几亩粮食吧。”
旁边的女人闻言惊愕道:“少种粮食?那你这地就荒废着啊?”
怎么可能!
妇人嗔怪道:“好好的地,怎么舍得荒废,你这话说的!县太爷前不久,教那批才解契的佃户们种植了棉花和大豆,听说这可是好东西,能织布做衣裳还能磨豆油,还能卖钱!我男人这次去了煤球厂当工人,我自己在家,忙活不来地里这么多活儿,干脆就错开种植。等这茬地里的庄稼夏天收了以后,我决定空出来两亩地,试着种植紫云英,种子我都买好了。等到秋天的时候,紫云英和粮食分开收割,也不会忙不过来。秋天收割以后,这两亩地我就空着,不种庄稼啦,等来年春天,开始种大豆和棉花,这两样作物八月份收,跟庄稼秋收刚好也能错开,而且县太爷说了,棉花大豆虽然一年只种一茬,卖的钱说不定比两茬庄稼都多。咱现在地里的粮食肯定够吃了,种太多粮食一直放在家里也吃不完呐。”
听到这话,女人愣住了。
随后她细细思索一番,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啊!要不等来年,她家也试着去种植大豆棉花?
其实有这样想法的,不仅仅妇人一个,这次县衙招工,大量劳动力被抽调走以后,许多人家都在合计着,要错开种植。
因为缺少干活儿的劳动力啊!
人们聊天的时候,也在唏嘘感慨。
他们江县这发展速度,真是一天一个样,以前发愁粮食不够吃,现在竟然发愁种不了太多粮食了!
民众们在地里劳作忙活。
另一边,县衙这次大招工过后,同样组织工人们开始热火朝天干活。
这次招工陈庚年没有参与。
胡铭负责煤球厂工人招聘,赵强负责采煤队工人招聘,邵安这边就比较简单,联络一批先前挖掘窑洞的工人去修路就好。
最关键的是组建民兵。
李泉和裴宝来二人合计后,决定把县太爷原本定的五十个招兵名额,扩到一百名。然后拉这一百民兵训练仨月,仨月后留下五十个合格的。
陈庚年想了想,点头同意了这个安排。
招兵嘛,肯定得招各项素质都好的,不然花大代价养兵做什么?所以有个选拔初筛的流程,挺好的。不得不说,这几个小子现在办事越来越妥帖了。
但江县毕竟是个小县城,人口也不多。
想要在这里挑出一百个,年轻,健硕,身高在标准以上,且有精神劲头的民兵,也属实挺难的。
所以最近李泉和裴宝来简直忙疯了,一个村一个村扫荡过去挑人。
只不过民兵队伍一旦组建起来,那可就真是花钱如流水。
不仅要给他们发工资,还得管吃管住,后面还得配装备,搞各种训练。
这些可都是钱啊!
好在年后衙门名下的四个厂子都在运转。
养猪厂的种猪,上个月生出了第一批猪崽,再过几个月,就能再次拉去凉州售卖。砖瓦厂的青砖瓦在凉州似乎打出了名头,这两天新的一批砖瓦出窑,已经又送去凉州了。
这次裴宝来没有带队,他前几次带队的时候,培养了几个合适的人才,以后物流厂就自己跑押送了。
建筑厂目前在修路,等水泥生产出来以后,他们只会更加忙活,预计未来三年都不会清闲。
还有马上就要忙碌起来的煤球厂。
忙起来好,忙起来好啊,这样才能赚钱。
县衙,库房。
陈庚年从里面提出来一些银子,交给丁晴:“先给你三个月的伙食费,让那群大头兵吃好点,后面用完了再来县衙领。但是每一笔支出都得记账目,后面孙成会让人审核的。”
丁晴接过银子,咂舌道:“这么多?”
陈庚年就笑:“当兵的,只有吃好了,训练的时候才能有力气,所以这方面可不能省钱。对了,你招收的三个厨娘徒弟,还有那几个帮工,都还听话吧?”
县衙的人在增多,如今民兵马上就要组建好。
厨娘不够用了,所以陈庚年给丁晴也招了几个徒弟和帮工。
丁晴闻言笑道:“还行,都挺听话的,不听话的我不要。”
看得出来,这姑娘虽然是厨娘,但在县衙待了这段时间,大概是见识多了,性格也越来越自信,为人处事也愈发干练。
“不错。你这段时间得辛苦些,县衙和军营两边都得兼顾,忙不过来就让徒弟顶上去,别太累着自己。我琢磨着仨月以后,就差不多了,到时候送俩厨娘去军营,你再回县衙。”
陈庚年想了想,又说道:“不过也别只想着做饭带徒弟,等到时候有清闲时间了,跟县衙这帮小子们多交流交流。他们都有做厂长的经验,你管着他们的伙食,这方面你去问,他们肯定乐意教你。等你学习学习,明年吧,我计划着在县衙斜后方,正对着商铺街的那片空地,盖一座江县人民公社大食堂。到时候你不仅要做掌勺,还得做饭店老板。”
丁晴闻言呆滞住。
陈庚年看了她一眼:“怎么,不乐意干?”
丁晴回过神,激动到脸色发红:“不不,那我肯定乐意啊!我就是开心,没想到县太爷您这么器重我!”
陈庚年笑道:“行,去忙吧,这事儿先别声张,你心里有数就行。但我话先说在前头,你得好好学,不然到时候这个摊子你接不下来,那就只能退一步去后厨掌勺,饭店老板我找有能力的人上。”
丁晴闻言脸色一紧:“县太爷您放心,我肯定努力学!”
陈庚年点点头,还想再说些什么,这时候有差役过来,说是马车准备好了,得带着县太爷赶去北部煤矿区。
于是,陈庚年急匆匆走了。
自从发现煤矿以后,县衙又进入新一轮的忙碌,每个人都不得清闲,包括他这个县太爷。
看着县太爷离去的背影,丁晴在心里无声尖叫。
啊啊啊啊她一定要人民公社大食堂的老板!-
陈庚年坐上马车,去了煤矿区。
乡下土路坑坑洼洼,马车颠簸的很,他以前是真不乐意坐。感觉坐一次被颠的骨头都要散架了,可最近忙,煤矿上的事情不容半点松懈,所以为了赶紧赶过去,也顾不得太多了。
再忍一忍。
等把水泥搞出来,一定要把这些土路都修缮好!
北边煤矿区,往日里基本渺无人烟的山林坡地上,现如今有好多人正在热火朝天修路。
邵安的建筑厂,正在组织人员规划方便修缮的合理通行路线。
陈庚年过去看了会儿,然后往里面走,来到了煤矿山。
第一批招收的采煤工人,已经在挖煤了。
江县的煤矿,是罕见的露天煤矿,这也是最值得庆幸的。如果是那种埋藏在地下百米深的煤矿,那么以江县现如今的技术,估计只能眼巴巴看着,连开凿挖煤的能力都不见得有。
至于这种露天煤矿,开采起来就方便多了,用铁锹、锤子等等工具,把煤块敲下来,然后再用背篓、筐子运送。
听着跟儿戏似的。
但古代技术不发达的时候,确实就是这样挖煤的。
赵强头一次担任和‘厂长’类似的职责,因此最近非常小心谨慎,从前两天的招聘,到现在挖煤,都亲自来盯着。
瞧见县太爷过来,他赶紧过去打招呼:“县太爷,您来啦?”
陈庚年抬起头,看了看上面的采煤工人,对赵强说道:“你最近可得盯紧了,尤其是刚开始这段时间,一定要注意好安全问题。附近周围的煤矿山都要好好勘测,确保不会出现坍塌的情况。这里是山林,天黑以后出去的路不好走,工人们下班了得清点好人数,别弄丢了人。这样,我这两天让建筑厂清理出一片山林里,在这里盖一些棚房,干活儿累了也能有个休息的地方。现在天气温度舒适,等夏天的时候,就得需要大量的饮用水,保证工人们不会中暑。这个你也得提前做准备,看看附近有没有水源,或者挖坎儿井也行。”
赵强赶紧点头,把这些要点都记下:“好的县太爷。”
他现在总算是知道,为什么去年冬天做代理厂长的那几个人会每天都那么累,因为要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!
“辛苦了,要真顶不住你就说,特殊时期特殊应对,这事儿开展的急,我不会因此追究你的责任。”
见赵强眼底发青,神情萎靡,显然最近压力很大。陈庚年拍了拍他的肩膀,先是安慰了一番,然后问道:“最近挖出来的煤块,都送到煤球厂那边了吧?”
赵强叹了口气:“县太爷您放心,我暂时还能顶得住,顶不住我肯定说出来。这两天开采的煤矿,都送过去了,胡县丞亲自在盯着,就等您过去制作蜂窝煤呢。”
至于蜂窝煤是啥,别说赵强不知道,就连已经成立的煤球厂员工们,暂时也都一头雾水。
大家目前只是知道,那个煤可以代替木材燃烧,能用于煮饭。
“行,那你继续在这里盯着,我去胡铭那边看看。”
陈庚年点点头,转身离开矿山。
煤球厂的位置,暂时安排在距离煤矿不远的一处平整山地里。
等外面修好路以后,煤球厂的人就不用来山林了的,到时候寻找一片合适的地方建厂,煤矿运输过去以后,他们负责做煤球。
但现在不行。
路况太差,煤块无法大量快速运输出去,只能就地先建个临时厂子。
这就导致了,这片原本空无一人的山林,如今十分热闹。
修路的,采煤的,制作煤球的,搭建临时棚房的,各种工人都在热火朝天干活儿。
走在这山林当中,甚至多少会有点恍惚感。
“县太爷来了!”
“县太爷!”
煤球厂的工人,一部分在整点那边送来的煤块,一部分在建棚房,还有一部分人,在棚房外面,清理出来一片平整的场地,用石头碾子来回碾压,将这片场地的土尽力碾压瓷实。
而在场地的旁边,堆放着一堆黄泥黏土,这个是早上建筑厂送来的,他们那边在挖路,刚好有黏土。
这些工作,都是先前陈庚年交代下来的。
看到县太爷来了,大家纷纷停下手里的活儿围了过来。
因为县太爷说今天会教他们做‘蜂窝煤’!现如今谁不知道,县衙的厂子工资高,福利待遇好。其余几个厂子那么赚钱,他们新成立的煤球厂,自然也不甘落后啊!
胡铭也第一时间赶过来:“县太爷。”
陈庚年点点头,看了看周围,基本上大部分工作都安排的井井有条,笑着夸赞道:“可以啊,这一路走来,就你们煤球厂干活儿最漂亮,一点都不乱。”
胡铭咧了咧嘴。
其实这也是他第一次当厂长,说实话也手忙脚乱了一阵才稳住。
而得到县太爷褒奖,这批新进厂的工人也都很振奋。
有人壮着胆子笑问道:“县太爷,那我们厂子要是好好干,是不是不比其余厂子差?”
一时间,所有工人都神情忐忑看向县太爷。
他们现在还不知道煤球是什么,但这并不妨碍大家想留在厂子里继续上班啊!有班上,才有钱拿!
可县衙的规矩现在也不是秘密,很多人都知道,只有赚钱有效益的厂子才会保留,其余四个厂子,都是经过真金白银检验的。
“这是肯定的。”
陈庚年给予肯定回复,略作思索,又笑道:“不仅不比其余厂子差,你们厂子干好了,很大概率会成为最赚钱的厂子。”
煤球厂的工人们闻言都激动不已。
厂子赚钱,他们也能跟着拿分红,拿福利待遇,拿更多的工资啊!
“县太爷,快教我们制作煤球吧。”
“对对,我们肯定好好干!”
在煤球厂工人热切的要求中,陈庚年开始教他们制作蜂窝煤。
胡铭在旁边拿着纸笔,认真做记录。
但其实这个煤球还挺好做的。
把刚挖出来的煤块,以黏土和煤块大概2:8的比例搅拌在一起,再加入适量的清水。
煤块虽然是矿,但它的质地却并不坚硬,尤其是刚挖出来的时候,反而是疏松湿润的。经过黏土和水混合后,很容易就能被捣碎。
而加入黏土、水,一是为了让煤燃烧的更持久,二来,煤没有粘合凝聚的功效,黏土可以更好地凝聚成带孔煤球的形状。
至于怎么制作成蜂窝煤,则是需要一个‘蜂窝煤机’的东西,听着很高大上,其实就是一个类似于铁锹的玩意儿。只不过把铁锹的锹头,换成一个‘蜂窝煤模具’。
这些模具,前两天陈庚年已经让木匠铺那边做出来了一批。
不过陈庚年最近还得找时间亲自去一趟木匠铺,夏收马上就要来了,现在江县劳动力吃紧,他得把从系统那里获得的农具大全都拿出来,比如像是麦钐这种‘割麦神器’,一定要尽早安排上,这样夏天收麦子的时候,就会省时省力许多。
眼看着煤球厂的工人,按照要求把煤块跟黏土、水混合搅拌均匀之后,就变成了煤灰堆。
陈庚年拿起一把蜂窝煤机,在旁边的水桶里沾一沾水,然后将模具快速扎进煤灰堆里,然后再把蜂窝煤机取出,来到旁边碾平的空地上,轻轻一压送,一块煤球就这样制造好了。
然后就是晾晒。
阳光好的时候,一天就完全晾干了。哪怕没有太阳,通风两三天就能拿出去用。
大家看着那块黑乎乎,带有很多孔的煤球,面面相觑。
看着似乎没啥难度啊?
“确实难度不大,但你们要负责的可不仅仅是制作煤球,接下来整个江县的煤球需求量都会提上来。你们不仅得制作煤球,还得跟物流厂的工人合作,比如哪个村子需要煤球,需求量是多少,你们都得登记在册,然后把做好的煤球送到他们家门口。等后面你们资金多了,也可以自己买牛车,雇佣工人去送煤球。正常使用的话,一家人一年下来估计要用上一千到一千五百斤煤。现在的定价是,一百斤煤球十文钱,相比于木材肯定价格偏贵,但是煤球燃烧性能好,煮饭速度快,还节省了大家进山砍柴的时间。”
陈庚年笑道:“当然也可以选择便宜点卖,不买煤球买煤块回去自己做,定价百斤七文吧,但这个就不负责送到家了,得他们自己来煤场拉煤。随着咱们江县民众条件越来越好,大家都会想着省时省力,直接买蜂窝煤的。当然除了砖瓦窑,他们这边需要大量的煤块,买煤球不划算。所以我的建议是,你们先去找向阳砖瓦厂合作,包括大江村、李家村的砖窑,都需要煤,只要这些大单子先接了,后面单子肯定就会越来越多,你们厂子就能正式开始运转了。”
百斤十文,这个定价已经很厚道了。
而且煤球显然是个走量的生意,代替木材以后,每家每户都要用到煤球,这对于一个厂子来说,效益绝对是惊人的!
起初大家还嘀咕,这个煤球真的有那么好使?毕竟这玩意儿可比木材贵多了啊。
但当第一批煤球晒干,县太爷当众演示用煤球生火煮粥以后,附近干活儿工人齐刷刷围过来,神情惊叹。
乖乖,这黑黢黢的石头,竟然还真能燃烧,关键是火力旺盛的很,不一会儿饭就煮好了!
那以后,大家是不是就再也不用去山里捡柴火啦?现在大家要么在忙着工作,要么在地里劳累,谁想累了一天还苦哈哈去砍柴,回家以后用两块蜂窝煤,一切都轻松搞定!
这过日子的幸福感,不就这么来的吗?
方便,省事儿,不用劳累麻烦,多美呀!
煤球厂的工人们扪心自问,他们肯定乐意买煤球。
说不定煤球厂将来还真能成为效益最好的厂子!
这时候,胡铭在旁边笑道:“我现在也只是代理厂长,咱煤球厂和其余厂子一样,将来也是谁有能力,谁升职做厂长。”
一句话,让大家干劲更大了!
现在江县普通人做厂长的例子可不少,甚至县衙现在的四个厂子,有三个厂子的厂长都是女人。
周茉、张阿花,顾真,哪个不是从普通人升上去的!
人家可以,他们为什么不行!
于是,煤球厂工人们开始干劲十足忙碌起来。
他们这边开始忙碌,没过几天,第一批煤球就已经产出来。陈庚年想了想,决定帮忙宣传一下,毕竟这种新兴事物,得先打响名头,才能被民众们接纳啊。
于是这天,陈庚年带队,赶着一车煤块,一车蜂窝煤,去了李家村。
李家村的第一批红砖瓦已经出窑了,现在好几户人家,都在热火朝天盖新房呢。
有了十个流民帮忙,很多事情都不至于手忙脚乱了。
作为江县第一个全村决定盖砖瓦房的村子,他们村子现在可风光啦,几乎每天都有人来看热闹,瞧着他们生产出来的红砖瓦,羡慕到眼馋。
当然最值得羡慕的,还是张阿花家。
她家是青砖瓦,当时员工表彰大会上抽到的好彩头奖励。
但张阿花现在也学聪明了,知道自己独一家青砖瓦,不适合太张扬,因此一直都没有盖新房。
等着村里第一批砖瓦出窑了,她这才跟好几户人家一起张罗着打地基、盖房子。
别的村子忙,是忙着去地里打农药、除草。
而他们李家村,则是忙的脚不沾地,不仅要张罗地里,还得张罗着盖新房的事儿。因为是一起盖的,大家也不收钱,谁家盖房子,得空了就来帮忙,回头自家盖的时候,也会有别人来帮忙。
所以一整个村子的人都很忙。
可哪怕忙点累点,瞧见那砖瓦房一点点盖起来,人们打心眼里就高兴啊!
那可是砖瓦房啊,相比于泥块草棚房,这砖瓦房结实宽敞又漂亮。
人这一辈子图什么,不就图个吃得好,穿得好,住的好嘛!
今天是好几家砖瓦房竣工的喜庆日子。
李家村好多人都没去干活儿,在村子里凑热闹,整个村子都喜气洋洋的。
张阿花心里也美啊。
她家那砖瓦房,实在漂亮的很,里面还宽敞。想想之前住的破屋子,在看看现在这砖瓦房,这日子一对比,简直幸福到冒泡!
可唯一有点手忙脚乱的是,她家没柴火了。
她跟李泉都上班,最近俩人都忙,甚至就连家里盖新房,都是张阿花在养猪厂请半天假回来的。这会儿家里围了好多来贺喜的同村人,她想烧点水给大家喝,结果家里连柴火都没了!
也是奇怪。
不仅她家,周围几家邻居,家里柴火也都不多了。
一是因为最近忙,不得闲,没空去山里砍。
二嘛,为了制作堆肥,很多人家的麦秸梗都切碎了填进堆肥坑里去了,家里剩余的麦秸秆柴火也不多了。
至于第三嘛,他们村的木柴,最近都送去砖瓦窑烧砖了啊!就算再多的人去砍,还是不够用,专门负责砍柴的那批人,已经有些苦不堪言了。
张阿花借了一捆柴火,走在回去的路上,刚好碰见李福。
李福哎呦一声:“分我半捆分我半捆,我家这做饭做到一半呢,也没柴火了。”
张阿花没辙,只能分给他一半。
俩人讨论着‘柴火紧缺’这件怪事,还没走回去呢,听人在远处喊,说是县太爷来了!
县太爷咋地这个时候过来了?
疑惑归疑惑,但两人还是赶紧放下柴火过去迎接。
事实上一听到县太爷来了,李家村人基本都凑去村口了。
就见县太爷赶来了两辆车,上面装的都是黑黢黢的石头,另一车也黑黢黢的,但是那玩意儿带着孔,模样奇怪的很。
张阿花挤过去看新鲜:“县太爷,这是——哦对了,我好像听说过这东西,是煤吧?”
她在养猪厂上班,有自己的消息来源门路。
“对,是煤,效果是能当柴火用。跟石头一样的是煤块,这一车是煤球。煤球厂最新做出来的,现在是免费送给大家试一试效果,一个村给一筐。”
陈庚年笑着解释一番,然后抬头又看向村子里那好几栋崭新的红砖瓦房,赞道:“真漂亮啊,你们村现在出名了,到处都在谈论你们,我在县衙都听说了,江县第一个全部盖砖瓦房的村子!想想去年本官第一次来你们村子的场景,一眨眼,马上都一年了。”
可不是嘛!
时间过得真快,一眨眼一年过去了,而且大家的生活条件,可比去年好太多太多咯!
李福笑道:“都是因为县太爷啊,要不然我们哪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?对了,县太爷,您说着黑石头,不对,这煤,能代替木柴?”
石头怎么代替木柴啊,李福在心里嘀咕。
不仅李福不解,其余李家村人也都好奇着呢。
于是,陈庚年干脆让他们搬来炉子和铁锅煮水。
等引燃煤块,锅里的水很快开始沸腾以后,村民们都齐齐张大嘴。乖乖,这黑石头竟然还真能当柴火使!
“现在大家都忙,忙着种田,忙着上班,忙着盖房子,砍柴费时费力还累。不妨可以试试这煤球,在家生火做饭方便的很,而且不用你自己去买,以后只要确定买,煤球厂的人会拉着煤球送来你家,做饭的时候,点俩煤球就够用了,方便又省事。”
陈庚年又指了指身后另一车煤块:“至于这个煤块,直接丢进砖瓦窑里就能燃烧,就这么一车就够你们烧制一次砖瓦了,完全不用再累死累活去山里砍木柴。”
这么一说,大家眼睛都亮起来!
因为真的很方便还节省力气啊,砍柴、并把柴运送出来有多麻烦劳累,他们心里可都清楚的很。
张阿花当即问道:“县太爷,这煤怎么卖的?”
她家可太需要煤了!忙到根本没空去砍柴嘛。
陈庚年说道:“十文钱一百斤,一年下来估计得烧个一百文出头。煤块会更便宜点,百斤七文,你们可以用来烧砖瓦窑,也可以买回来自己做煤球,制作办法后面县衙会教给大家。”
一年一百文出头,这个价格肯定不算便宜了,但张阿花想着自己跟李泉都能赚钱,因此在人们艳羡中阔绰道:“行,那我先买一百斤!”
但这一百斤煤球的钱,还真是没有白花。
煤球厂第二天就上门送到家,别看那煤球黑黢黢的,但好使的很。回到家不用柴火,只要点燃了,饭一会儿就做好了!
李家村人争相来张阿花家看热闹,看完以后,实在心里眼馋的很,也都忍不住开始掏钱买。
多方便省事儿啊!
除此之外,李家村还买了一车的煤块。
这就更省事了,大家再也不用苦哈哈去山里砍柴背柴,一车煤块倒进去,砖瓦窑就能烧起来了,不仅人不再劳累,效率也提高了!
给李家村干活儿的流民们,看着那砖瓦窑里燃烧的黑石块,眼睛都瞪圆了。
这又是什么‘江县奇迹’!
他们接触江县的东西越多,越被这里的事务震撼,看看全村都马上要住砖瓦房的李家村,流民们在心里暗暗发誓,一定要努力干活,等干完这一年,他们就也能在李家村落户,有自己的房子和耕地了!
不仅李家村。
煤球厂的第一批煤球,陆陆续续都送去了各个村子,让大家先‘尝尝鲜’。
凡是用过煤球的民众,都很难拒绝它带来的便利。
“方便的很,一点就着,做饭特别快。”
“现在咱们家里麦秸秆不多,砍柴还劳累麻烦,我前几天甚至连农活都没干,浪费时间去砍柴。”
“有了这个煤球,做饭的时候都不慌了!”
“咱县太爷啊,可真是想着法子让咱越过越舒坦。”
劳累了一天回家,不用在灶台前忙活,点个炉子,粥就自己煮好了。
坐在院子里缓缓身子,发发呆,或者跟邻居唠唠嗑,回屋把粥盛出来,就能喝了!
一开始还有人嫌煤贵。
可瞧见隔壁邻居那悠闲的样子,谁不眼馋啊?
日子好了,对自己也好点吧,干嘛总亏待自己,让自己那么劳累?
一小段时间过去,江县许多人家都开始买煤球,大家聊着煤球在生活中带来的便利,笑的甜滋滋的。
哎呦,这才是过日子该有的样子嘛,多幸福呐!【请收藏南瓜小说 ng8.cc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